




融雪鹽的成份是NaCl,和雪接觸后,它是要溶解的,這里有個溶解平衡,平衡向著,鹽完全溶解的方向進行,這樣,雪就在溶化,為鹽提供溶解質水。
吸潮性:鹽的表面通常被一層薄膜狀的飽和鹽溶液所包圍,當這層薄膜溶液的蒸氣壓低于空氣中水蒸氣分壓時,鹽就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;反之,當高于空氣中水蒸氣分壓時則呈現干燥狀態.當然,這只是在鹽被暴露在空氣中才有的現象,密閉在包裝袋中與周圍空氣隔絕的鹽是不會潮解。當年的整個冬季,盡管溫度達到了零下30度左右,每天行人還是照樣騎自行車在幾公里長的有著積雪的路面上行駛。
如果沒有撒鹽,即使環境溫度高于0度,雪也不太容易融化;撒鹽后,只要溫度稍微高于0度,雪就會開始融化。目前,國內常用融雪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合物,長期使用,會對路面,尤其是橋梁、隧道造成侵蝕。另外,鹽水的冰點一般都低于0度,撒上鹽更容易化雪。如果水溶液里含有20%的鹽分,它的冰點就會降低到-16℃。利用鹽水的這一特性,在滴水成冰的寒冬,人們可用撒鹽的方法,防止公路路面、機場跑道結冰。
其實,雪是在不斷融化和凝固的,如果二者速度相等,就會始終保持固態,融化不了。由于鹽水的冰點比水要低,雪上撒鹽以后,雪周圍的水融化成鹽水,在同樣的溫度下再也凝固不了,這樣雪就會不斷融化。
此外,鹽的特性就是吸水。比如我們穿的有汗水的衣服就很容易潮濕,這就是鹽吸水性極強的表現。鹽的吸水性也是讓雪易于融化的原因。
按環保標準,含鹽量在1000mg/l的水是達標的,含鹽量在400mg/l的水可以養魚。所以,以目前化雪鹽的用量,對道路、橋梁和植物并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。
近年來,持續的低溫雨雪使工業溶雪的劣勢逐漸顯現。在低溫條件下,撒上一層鹽往往很快就被凍上了。實際上,工業鹽的作用是降低凝固點,如果持續低溫,凝固點則無法持續降低,而且溶化后的鹽水流入地里還會使土地鹽堿化。于是新型環保融雪劑出現了。
新型環保融雪劑的主要成分則以非氯為主,是以玉米等植物秸稈為原料,經過發酵等深化技術加工而成,在自然環境中可以代謝,噴撒后對植物、環境無影響,對混凝土、鋼鐵也不會腐蝕。說起融雪劑對車的影響,很多司機坦言畢竟融雪劑有化學成分,對車應該有影響,所以每次都會在降完雪后及時洗車。此外,非氯融雪劑還能夠耐低溫,可以在零下20攝氏度下正常使用。目前,北京已經在長安街、機場高速等重要路段試點使用非氯融雪劑。
產品與雪結合以后發生反應,使雪融化掉,并且防止結冰。與往年的氯化鈉融雪劑不同,新型氯化鈣融雪劑不會對路面太大的影響。
下一條:氯化鈣用途咨詢客服